close
粘膜,呼吸道,因素,功能,寒冷

提問: 氣管感染就是氣管炎嗎??該怎么治療呀? 問題補充: 氣管炎都是什么癥狀呀??會不會導致頭痛,頭暈,咳嗽呀?? 医师解答: 支氣管炎是病毒或細菌感染、物理、化學刺激或過敏反應等對支氣管粘膜損害所造成的炎癥,常發生于寒冷季節或氣溫突然變化時。急性支氣管炎一般起病較急,病程短,多在一周至三周好轉,個別遷延不愈,演變成慢性支氣管炎。慢性支氣管炎以老年人多發,50歲以上患病率為10-15%,亦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。臨床表現為連續兩年以上,每年持續三個月以上的咳嗽、咳痰或氣喘現象。早期癥狀輕微,多在冬季發作,春暖后緩解,晚期炎癥加重,癥狀長年存在,不分季節。慢性支氣管炎按病情進展可分為三期: 1、急性發作期:指在一周內出現膿性或粘液膿性痰,痰量明顯增加,或伴有發熱等炎癥表現,或"咳""痰""喘"等癥狀任何一項明顯加劇。 2、慢性遷延期:指有不同程度的"咳、痰、喘"癥狀遷延一個月以上者。 3、臨床緩解期:經治療或臨床緩解,癥狀基本消失或偶有輕微咳嗽少量痰液,保持兩個月以上者。 急性支氣管炎多見于寒冷季節發病,因為受涼和過度疲勞可削弱呼吸道的生理性防御機能,使感染有發展的機會。健康成年人多半由腺病毒或流感病毒引起,兒童則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多見。病毒感染后抑制肺泡巨嗜細胞的吞噬和纖毛細胞的活力,使得細菌有入侵支氣管的機會,引起急性支氣管炎。同時冷空氣、粉塵、刺激氣體等物理、化學刺激也易引起本病。急性支氣管炎主要是氣管、支氣管粘膜充血、水腫、粘液腺體肥大、分泌物增多,經過休息及藥物治療,炎癥消退后,氣管、支氣管粘膜的結構及功能可恢復正常。 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,根據國內外病因調查及實驗防治研究認為,它由多種因素長期相互作用而致病,這些因素包括:感染、物理化學性刺激、氣象因素、過敏及免疫功能降低等。 ⑴感染: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一個常見的重要原因。支氣管炎初起多因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,這些病毒侵入支氣管纖毛上皮細胞并在內大量繁殖,破壞粘膜和上皮細胞,使其失去保護作用,這使原來存在于呼吸道中的細菌如流感、嗜血桿菌、肺炎雙球菌等便有了致病作用。 ⑵物理、化學性刺激:長期吸煙及空氣被化學毒物、粉塵或有害的工業廢氣污染,對呼吸道粘膜有刺激,損害了粘膜正常的清掃和防御功能,便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。據普查統計,長年吸煙的比不吸煙的患的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率高2 .8倍,而且吸煙量越大,發病率越高。 ⑶氣象因素:寒冷為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的重要誘因。許多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冬季發病,主要是因為寒冷刺激可使纖毛運動減弱,氣管痙攣、毛細血管收縮,影響血液循環,使局部抵抗力降低而易受感染等。此外,寒冷使粘膜腺分泌增加,吸入氣體濕化不足,痰液粘稠,呼吸道不暢,也是慢性支氣管炎的誘發因素。 ⑷過敏:特別是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與過敏關系密切。如對塵埃、塵螨、真菌、寄生蟲、花粉及化學氣體過敏,便可使呼吸道粘膜水腫、充血和支氣管痙攣而發生咳嗽和喘息。 ⑸免疫功能下降:本病5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率高,這與老年人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的關系。老年人腎上腺皮質激素與性激素分泌減少,使呼吸道粘膜萎縮,肺組織儲備能力降低,肺組織彈性減退。這些均是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和反復發作的原因。 診斷急性支氣管炎  通常根據癥狀和體征作出診斷,但如果病情嚴重或遷延,有指征作胸部X線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或合并癥.當存在嚴重的基礎慢性呼吸道疾病時,應監測動脈血氣分析.對抗生素治療無效或有特殊情況的病人,應作痰革蘭氏染色和培養,以明確致病菌.支氣管炎怎樣用敷貼治療? 藥物:硫黃粉50g,甘草50g,白芍20g,白術20g,白礬10g,熱參總堿150g。制法:先將草、芍、術用水煎煮兩次,煎液混合一起濃縮成稠膏,加入硫、礬烘干研末即得,最后加入熱參總堿,混勻,備用。用法:先將臍用溫水洗凈擦干,取上藥200mg敷于臍窩中,蓋以軟紙片,上用藥棉,輕輕壓緊,外以膠布固定,5~7天換藥1次。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咳嗽。 藥物:二丑15g,大黃30g,檳榔8g,木香5g,輕粉少許。 制法:輕粉另研。余諸藥均烘干,研為細末,過篩,加輕粉,調均勻,再研一遍,煉蜜調膏。 用法:敷神闕穴。用于支氣管炎偏熱者。 出處:《中醫外治法集要》 藥物:白芥子3g,半夏3g,公丁香0.5g,麻黃5g,細辛2g,麝香少許。 制法:麝香另研,余共研細末,瓶貯備用。 用法:先將臍內放麝香,再放余藥,隔姜灸,每次3~5壯,10天為1療程。 出處:《中國灸法集粹》。 支氣管炎怎樣用針灸療法治療? 針灸:以宣肺利氣化痰為法。取手太陰經、背俞穴為主,一般用瀉法,慢性體弱者用補法。 處方:肺俞、風門、列缺、天突。 隨證配穴:外感咳嗽伴發熱配合谷、大椎。內傷咳嗽痰多配豐隆、足三里;氣急、喘、咯血配尺澤、孔最。 天突穴針從氣管前、胸骨柄后刺入,反復捻轉以加強針感,有降氣、平喘作用,肺俞、風門、列缺均能宣肺降氣,可隨證選穴。針刺肺俞及其鄰近穴,可使氣道阻力減低,通氣功能得到改善。外感咳嗽伴發熱,取合谷、大椎以解表清熱;兼有怕冷,背部FEEC痛者,可在上背部穴加拔火罐。豐隆為治痰之效穴,配足三里以健運脾胃而治痰濕。據報道,針刺足三里后可使通氣量比針刺前增加。氣急作喘,取定喘以利氣平喘;熱傷肺絡,取尺澤、孔最以清泄肺熱而止咯血。 耳針:選穴:支氣管、肺、神門。急性支氣管炎加腎上腺、交感;慢性支氣管炎加脾、腎。 穴位注射:選穴:夾脊頸7~胸6。用維生素B1注射液或胎盤組織液,每穴注射0.5ml,每次取穴1對,由上而下交替注射,每日或隔日1次,20次為1療程。 埋線:選穴:大椎、肺俞、心俞、膈俞,除大椎外均雙側。隨證取穴:氣喘加定喘,咳嗽加中府透云門。一般間隔1月埋線1次,總次數根據病情決定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tt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